在聖地牙哥街頭看到這個,想到了之前課上和同學提的一個小點:唸「推擠 pushing」和「萌貓 Pusheen」時要分得清楚,前者是鼻音[ŋ],後者是長母音[i] 要發好發滿。順道歸納口說教學至今的重點提醒,供大家參考:
1. 先講清楚、再加快速度
把每個音節都確實唸出來,比講得快重要!長字尤需注意,如 globalization、adolescence、perseverance,僅舉數例。(不是講得快就比較厲害啊···)
2. 重音一定要唸對
尤其是長得類似的字,試釐清 economy (n.)、economic (adj.)、economics (n.)、economical (adj.) 的重音。
長得一樣的字,詞性不同,重音可能不同,例如 record 當錄音 (v.) 時重音在後;當音檔/紀錄 (n.) 時重音在前。
3. 字尾不可吃掉
母語人士聽到 I learn 和 I learn"ed" 是完全不同的意思;I heard 和 I've heard 也是一例。
4. 長、短母音是多數人的罩門,練習時可兩兩一組,唸出其中差別
例如 lead (領先) v.s. lid (蓋子)、seat (座位) v.s. sit (坐下)。
不要小看這些小地方,英文要學得紮實,從把細節做到完美開始,不是一蹴可幾,大家一起加油!
本文同步分享於粉絲頁